文化视窗
  竹渝两地名家
  竹渝两地风情
  会员才艺展示
  商会文化
联系我们
地    址: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76号国际金融中心9层 
联系方式: 王青青(秘书长):18996153577  
吴小兰(副秘书长):18502392910  
吴远明(副秘书长):13996856002
袁齐忆(专职秘书):13628477600  
 
竹渝两地名家
   

破山和尚

  破山和尚,法号海明,四川大竹人,为明末清初的著名高僧,渊源于佛门中影响最大的天童派———“天童衣钵正在破山,遂成为佛坛执牛耳的人物。他是当时西南以至全国的佛坛领袖,也是位名声远播的诗人、书法家、绘画大师。 

  1633年,他回到川东梁山(今重庆梁平),建双桂堂(后被称为西南第一丛林”),广收弟子,弘扬佛法,推动禅学,前后30余年,使四川乃至整个西南的佛教兴盛到历史顶点,成为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最后活跃及其终结”(见《中国禅宗史》)。 

  由于他的宗教、思想、文学、艺术,实践于明末清初战乱频仍的时期,在调和矛盾于血腥、和谐社会于刀剑、安抚百姓于水火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在诗歌、书法、绘画上,造诣高超,有大量作品传世。 

  五百年来重庆一代高僧,为近古影响全国著名的诗人、佛学家、书法家、绘画大师。 

  破山和尚继承圆悟风格,倡导棒打启悟禅风。自谓万竹山中无剩言,拟开口处便还拳,连连打彻自家底,胜遇诸方五味禅。(《破山明禅师语录》卷十四)法门以参禅与念佛、参禅与学教、参禅与持戒并重,在看话禅基础上,将禅、净、教、戒统一。嗣法弟子遵义文雪和尚称赞他:九坐道场,风清日皎,触着磕着,令人便饱,棒下翻身,无处寻讨,六十年来料掉不少。收拾群机,雷奔电扫,恶辣钳(chuí)鎚,万国无闻,弦琴曲只一操。(《丈雪语录·本师老和尚像赞》)剃度弟子百余人,嗣法弟子八十七人,其中有录者三十四人,止有名号录无者五十三人,子孙蕃衍,遍布西南,诸如敏树如相、象崖性(tǐng)珽,丈雪通醉、燕居德申、灵隐印文、半云如慧、密行寂忍、圣可德玉,两生真从、莲月印正、明然如泰、雪臂峦、云幻宸、竹帆波等,都或在贵州各有临济灯系,或直接阐教于黔中。临济禅系因黔中弟子的活跃而大振家声,溯源则当以密云、破山为中兴功臣。时人评论说:西来一宗,自天童(密云圆悟)中兴,济下儿孙遍天下,可谓盛矣。然未有如双桂(破山海明)之尤超于诸方也。(《双桂破山明禅师年谱》)。赤松和尚为他撰像赞云:破头山上破家私,走向天童陷铁围。不料儿孙遍天下,西方佛日庆重辉。(《黔灵山志》卷五)今弘福寺大殿尚悬有破山一联云:悬佛日于中天光含大地,耀心珠于性海彩彻十方。可见其影响。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来由,本是一个悲壮的典故。说的是明朝张献忠攻打渝城,也就是现在的成都时,在城外的庙里驻扎,强迫里面的和尚吃肉,当时有个叫破山的和尚说,只要你攻城后不屠城,我就吃肉。结果张献忠答应了他。于是破山一边吃,一边说出了这句话。他是为了数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啊。

 

 
上一条: 竹渝两地名家-- 张之文          下一条: 竹渝两地名家--彭友今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大竹商会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渝ICP备13001710号-1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76号国际金融中心9层 
联系方式: 王青青 18996153577 吴小兰 18502392910 冯永雄 15213439039   黄春 13883878688  
网站备案编号:
渝ICP备13001710号-1 重庆网站建设|百推网提供技术支持 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