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窗
  竹渝两地名家
  竹渝两地风情
  会员才艺展示
  商会文化
联系我们
地    址: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76号国际金融中心9层 
联系方式: 王青青(秘书长):18996153577  
吴小兰(副秘书长):18502392910  
吴远明(副秘书长):13996856002
袁齐忆(专职秘书):13628477600  
 
竹渝两地名家
   

张之文

  张之文(1937),男,四川省大竹县人。1957年就读于成都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本科,1963年毕业留校后,从事温病学、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医疗、科研工作。1978年任讲师、主治医师,19872月晋升教授。19841994年任温病学教研室主任。1982年由卫生部聘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1990年受聘任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急重症研究室顾问。现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热病研究室主任、温病学硕士导师、省级重点课程建设负责人四川省中医学会以常务理事、温病专业委员会主任。1994年中国中医学会聘请为中国中医药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筹备)成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临床工作,长于治疗外感热病、消化系统疾病。主张汲取温病学说针对病因采取攻击性的治疗方法以截断热病的发展,并结合卫气营血学说的有关治法全面调节机体的机能,标本同治,以期提高疗效。从中医胃痹理论出发,认识胃肠动力障碍,提出辛通苦降的治法,以替代西药胃肠动力药,而获得较好疗效。注重医德。同情患者,不熔耀声名,受到病人的喜爱和敬重。 

  首先是历代医药学文献的发掘整理,作为中宣部课题《中华大典·医学分典·温病学总部》的顾问,受理该部整理编纂工作咨询;作为主研人员参加卫气营血基础理论研究”(四川省科委课题),编著了《王孟英温病证治精革》(主编,科技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7)中医防治钩端螺旋体病的研究”(主研,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协作课题)。论文有中医对钩端螺旋体病的认识”(《新医药学杂志》,1974)温热病应用活血化痰法则的探讨”(《新医药学杂志》,1979)温疫学说探讨”(《中医杂志》,1980)试谈肺化源欲绝及其救治”(《中医杂志》,1983)。长期研究《温病条辨》,在日本《中医临床》198812月通卷35号发表论文《温病条辨》学术价值的研究又在同一杂志19956月号、9月号连续发表温热病的治疗。此外,还发表了试论陆九芝等论治温病的学说”(《浙江中医》,1982)湿温的辨证施治”(《新中医》,1977)对温病传变规律的探讨”(《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4)浅谈新感与伏邪学说”(《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4)王士雄先生字号及书斋室名考”(《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7)《温疫论》对温病学的形成及发展的影响”(《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3)等论文30余篇。主编了中医医学丛书《温病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温病舌鉴》(中华医学音像出版社,1994)、《中医学问答题题库温病分册》(副主编。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与同仁合著有《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阶梯》等书。199310月,出席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8次中日传统医学学术交流会,并作学术报告。作为课题负责人,现正从事四川省教委课题表里双解法有效方药的研究

 

 
         下一条: 竹渝两地名家--破山和尚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大竹商会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渝ICP备13001710号-1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76号国际金融中心9层 
联系方式: 王青青 18996153577 吴小兰 18502392910 冯永雄 15213439039   黄春 13883878688  
网站备案编号:
渝ICP备13001710号-1 重庆网站建设|百推网提供技术支持 后台登录